: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第25章第1节发酵技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1节 发酵技术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尝试制作酸奶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调查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与技术再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树立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1。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实验分析。
2。学生课外调查的实施和整理汇报。
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从有盖的瓶子中变出面包、馒头、自制的酸奶、酱油、米酒、米醋、甜面酱等。这些你们吃过吗?它们的生产与哪一类生物技术有关?
对学生回答做总结,导入新课。
倾听问题,齐声回答。
过渡句:正如刚才同学所说,这些食品的制作与微生物的发酵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身边的发酵技术
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
现在请各组代表上来展示你们的成果,说说你们的体验。
各组同学跃跃跃欲试。
(一)制作酸奶
请第一组的代表上前展示。
1。提问:为什么要将鲜奶煮沸呢?
2。提问:人类在把细菌和真菌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时,应该给他们提供怎样的条件呢?
3。乳酸菌的发酵原理是什么?(用PowerPoint展示)
4。评价、鼓励。
制酸奶利用的是细菌中的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牛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5。请列举一种利用同样原理制作的食品。
用PowerPoint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出示课下自制的酸奶,邀请同学课下来品尝。
1。是为了消毒,以免其他的细菌和真菌使酸奶腐败。
小组讨论、思索、回答。
2。适宜的温度、现成的有机物、潮湿的环境。
小组讨论、思索、回答。
3。回答:利用乳酸菌将牛奶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因此酸奶酸溜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