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选修六)湿地干涸及其恢复教案(人教版)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湿地的概念、特点以及导致湿地减少的原因。

2.通过国内外实例深刻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湿地的概念、特点

2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难点:湿地减少的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湿地和森林、草地一样都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号称“地球之肾”,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首位。

一、湿地

1、定义:

(1)狭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只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沼泽和湖泊、海洋的滨岸部分,而不包括湖泊的开阔水体和海岸外面的浅海部分。

(2)广义: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湿地定义的?

点拨:对湿地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加以理解。(1)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3)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2、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地球之肾”

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2)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人教版)

下一篇: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选修六)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案(人教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