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课文讲解)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课文讲解)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3、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认识腰鼓。

腰鼓之乡在那里?(安塞)

2、师:1992年,在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分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产生在黄土高坡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象征。(出示安塞腰鼓表演时的4幅图景。)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刘成章。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介绍)(出示作者介绍、黄土高原图片)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刘成章来到黄土高原,来到安塞,去领略安塞腰鼓的风采和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场面和气势。

2、谈谈你对安塞腰鼓的感受。可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三、理清脉络。

1、(出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

2、按上面的顺序将课文分三段

四、学习鼓响之前。

1、自由读

2、讨论:

腰鼓表演开始前,你看到了什么?

背景一片高粱地。

后生茂腾腾朴实沉稳而安静。

腰鼓呆呆地。

这时给你的感觉怎样?(静)

3、开头的静态描写有什么好处?

(为后面的文章蓄势,高粱地是边沿的背景,“那咝溜溜的南风”是助阵的声势,那“沉稳而安静”的表情显示着表演者的成竹在胸,这些都为后面热闹激烈的表演做好了铺垫。)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名师教案(冀教版)

下一篇: 2020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教案(冀教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