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教案《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4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3.使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4.让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5.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心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6.学生会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7.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 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2.让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水盆1个、水、洗耳球1个、塑料管1段、记录单1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质疑:我们跳动时呼吸加快了,还会怎样?在我们跳动起来之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同时也增加了,运动与心跳有什么关系呢?
提出研究的问题。
二、探索研究
1.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1)平静时学生测心跳(每分钟)。
(2)学生在教室跳动3分钟测心跳。
(3)交流比较两次测得的心跳次数。
(4)思考:人运动时心跳加快是什么的需要?
(5)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72面第二、三自然段)
(6)问:读完资料后你知道了什么?(循环系统的作用)
(7)学生试着估算一天中心脏大约能跳动多少次。
2.体验心脏的工作
(1)讲解: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出示洗耳球,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讲解实验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感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