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疾病的舌象表现

:

  哲学思维是中医认识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等。其中,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的一种思维方法,中医四诊之一的舌诊,就是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质、舌体形态、色泽、润燥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

  舌质是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菌状乳头的形态及色泽改变,是构成舌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望舌质包括舌的颜色、形质、动态及舌下脉络。舌苔是指舌面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丝状乳头浅层上皮细胞角化脱落,混以食物残渣、唾液而形成。望舌苔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两个方面,以察病邪的性质、深浅,邪正的消长。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清代医家唐容川说:“舌为心之苗而居口中,脏腑之气发现于口者,多着于舌,故望舌苔可以诊知脏腑诸病”。舌头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

  随着舌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舌象异常改变的认识不断深化,舌诊不再成为中医认识、诊断疾病的专利,舌象改变也为现代医学认知疾病提供有效的信息。兹就有关全身性疾病典型的舌象特征分析综述如下。

  1 、消化系统疾病的舌象表现

  中医学认为,舌苔由胃气蒸发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反映脾胃的运化功能,如章虚谷说:“脾胃为中土,邪入胃则生苔,如地上生草也”;舌体赖气血充养,而气血由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成。因此,在病理状态下,舌象最能为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

  浅表性胃炎多属肝胃气滞,病情较轻,故多见正常的淡红舌,薄白苔;萎缩性胃炎病变较重,多存在脾胃虚弱,胃络瘀阻,或兼夹湿浊中阻的病机特点,故可见舌暗,苔腻的异常舌象。消化性溃疡病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其舌象的特殊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舌质淡、苔白为多见,符合脾胃虚弱的病机;复合性溃疡则以舌质红、黄苔为多见,符合胃热气滞的病机。上消化道癌症患者多见青紫舌、厚腻苔、花剥苔、舌下静脉怒张。青紫舌、舌下脉络怒张提示气滞血瘀、邪毒互结;厚腻苔提示湿浊壅滞;花剥苔提示邪毒伤阴。

  舌象表现不仅能反映不同上消化道疾病的病机特点,还可判断疾病的进展及转归。如胃糜烂和表层性胃炎,随着病情加重,舌苔增厚,黄色加深;萎缩性胃炎如病情加重,舌苔反变薄变白,提示舌苔变化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反应相一致。

  胃镜下胃粘膜变化与舌象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胃粘膜,或呈浅表性炎症者舌苔多正常;胃窦炎较重者,多见黄苔或黄厚苔;胃癌多见腻苔、花剥苔。舌质红或暗的患者,胃镜下粘膜多呈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有新鲜出血点,粘膜皱壁增粗糜烂,提示胃粘膜急性炎症较重;舌质淡或淡胖有齿痕、舌苔白者,胃镜下粘膜也为红白相间,但以白为主,有陈旧性出血点,粘膜粗糙呈颗粒状,可透见血管网,提示胃粘膜急性炎症较轻。

  2 、心脑血管疾病的舌象表现


上一篇: 粗盐热敷的好处

下一篇: 儿童常见疾病偏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