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枣 儿 教案
15 枣 儿 从容说课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 主题。 教学目标 -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威尼斯商人(节选) 教案
13 威尼斯商人(节选) 从容说课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的西娅的戏。戏剧情节波澜起伏,戏剧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丰富生动而又富于个性化,充分显示了 -
九年级下册语文4一着惊海天(教案)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2.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3.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
九年级下册语文4、外国诗两首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教案
诗两首 从容说课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中写实和象征交织,描绘了土地、河流、风、黎明等鲜明意象来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 《乡愁》是台湾诗人余光中众多以乡愁为主题诗篇中一曲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恋歌。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种物象,并以时间的发展贯穿组合,概括了诗人深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 -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 教案3 含反思
下册第三单元家国之思 9 鱼我所欲也 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 教案2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
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 教案1 含反思
鱼我所欲也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过程与方法: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
九年级下册语文十五从军征 教案(含反思)
古诗《十五从军征》 教材分析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
九年级下册语文蒲柳人家 教案3 含反思
8 蒲柳人家(节选)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分析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