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相关内容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8木兰诗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第8课《木兰诗》教案
第8课《木兰诗》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 第1课时 (新人教版)
8.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 第2课时 (新人教版)
8 木兰诗 第2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 2.学习根据想像扩写文章。 -
初中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配套教案 第8课《木兰诗》
第8课《木兰诗》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感知木兰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弘扬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 -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8木兰诗学案(新人教版)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8 木兰诗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
-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文言文知识点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文言文知识点一、全文讲解篇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