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学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学案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初祖。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2.培养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 3.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名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学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 2.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运用》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会运用乘法运算率简化乘法运算。 3、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并回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 -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难点) -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重点: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难点: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
2019年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Unit 1 My school (人教版)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单元话题是“My school.” 本单元重点学习学校、校舍;场馆的名称及相应的位置。共三个版块:A 部分, B部分和C 部分。A、B部分呈现新知识点,C部分是以讲故事形式巩固或延展知识面。共分六课时来学习。 本单元A,B部分的Let’s learn 主要学习学校功能教室的名称。Let’s talk. 以对话的方式引出重点句型。read and write 部分呈现了本单元的四会单词及句型,从中学会了正确的书写格式。Let’s spe -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优质教案
优 质 教 案 二 年 4 班 第 1 课时 开课日期: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退1作10”的原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让学生在尝试、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学习 -
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说课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这部分教材是在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打基础。例题通过分别求大客车和中巴车、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位这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然后教材分别以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呈现了多种算法,大致有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通过有序的数数获得相加的和;第二个层面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