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相关内容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愚公移山》练习题
1、本文具有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充满神话色彩的丰富想象。( ) 2、愚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 3、文章描写大山的高峻和运土石路程的遥远是为了衬托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 -
九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 PPT课件
-
八年级上册语文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3、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1、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2、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3、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愚公移山》
22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培养文言语感。 2.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寓意。 3.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新人教版)
第22课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
九年级下册语文22.愚公移山教案
-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 22《愚公移山》
22 愚公移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子及相关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的能力。(重点) 3.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重点) 4.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重难点) -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愚公移山(教案)
22愚公移山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重点)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重点) 过程与方法 ①诵读法;②自主学习法;③合作探究法。 -
八年级上册语文23、愚公移山教案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过程 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
2020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学习这一课,可通过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抓住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故事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