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相关内容
-
2020年通用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 声现象 A组 基础题组 一、填空题 1。(2019云南)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音是由 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 会发生变化(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
2020中考 物理总复习 第02课时 声现象
Word版练习题 第2课时 声现象 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2019·成都]如图2-5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 图2-5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成竹在胸-声现象(含答案)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成竹在胸——声现象 一、考点成竹在胸 记住了吗? 考点1:声的产生(重点) 考点2:声音的传播(重点、热点) 考点3: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方法(综合考点) 考点4:利用回声测距离 考点5:声音的特性(重点、热点) -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素养全练1声现象试题
素养全练1 声现象 基础夯实 1。(2018·安徽合肥包河一模)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自2018年1月1日起,合肥市区正式实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爆竹产生的噪音主要是由其爆炸时引起周围空气的 产生的。 答案:振动 解析:燃放爆竹产生的噪音主要是由其爆炸时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
2020版中考物理新突破大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版 含2019中考真题 第1单元 第2课时 声现象
1.(2019·威海)“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2020届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强化练习卷:声现象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增大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能量较小的 B.响度较小的 C.频率较低的 D.音调较高的 -
中考物理总复习素养全练1声现象试题
素养全练1 声现象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预测题)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 ) 答案:A 2.(2018山东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 声现象(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