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2章+章末分层突破+Word版含答案
章末分层突破 (教师用书独具)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②相互嵌套 ③拉力因素 ④城市数目由少到多 ⑤产生的问题 ⑥住宅区 ⑦推力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诧异。 3、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章施必修3的概述部分,从总的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这一概念,也通过案例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为后面分区域研究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在两节中,第一节作为区域研究的主题贯穿了后面各章节的内容,因此应是重点内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4章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人教版 必修2 第4章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新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和发展。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4章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人教版 必修2 第4章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新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和发展。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2。 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