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相关内容
-
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练习题及答案
1.选出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狩猎(shòu) 斑羚(línɡ) 剖开(pōu) B.戛洛山(ɡā) 对峙(shì) 姑妄(wǎnɡ) C.湛蓝(zhàn) 苍穹(qiónɡ) 斑羚(línɡ) D.迥然(jiǒnɡ) 甜腻(nì) 悲怆(chuànɡ) -
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斑羚飞渡》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被误读着。作为一篇人类寓言的动物小说,我们或是把它上成了真实的散文,引导学生学习并不存在于现实的老年斑羚的牺牲精神,更有甚者,引导学生狠斗私念一闪间,通过与斑羚对比,进而批判人类面临灾难时的胆怯与保存自己的私念。或是把课堂的精力放在对文本不真实的批评,最后得出此文虚假的结论——就像看了一台戏后恍然大悟地评论:这戏是假的!所以我在教学中绕开了这两个死结,一开始就说明作者是动物小说作家,且不准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课文种种“虚构”的地方,而旨在还原它的寓意:面临灾难时人类作何种选择 -
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古代
-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
1.编年体。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2.纪传体。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测试A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B。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之一。 C。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9(人教版)
1.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 (1)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观沧海》中最能反映 博大襟怀的诗句诗人是: 。 (6)《钱塘湖春行》的颌联是: 。 (7)《次北固山下》刻画破晓日出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书写(3分) 抄写下面的语句,要求书写整洁美观。 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 -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人教版)
第六课 理想 (一) 第8节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第11节 英雄失去理想, 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 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这两节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3.“夸耀当年的功勋”, 为什么说是“可厌”的? 4.“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为什么说是“可笑”的? 5.“大写的 -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6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 洗濯() 忍俊不禁() 峰峦() B. 耸立() 随声附和() 酝酿() C. 滑稽() 三省吾身() 啜泣() D. 称职() 碌碌终生() 寒颤() -
初一上学期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应用(22分) 1.用正楷字抄写下列词语(写在田字格中)。(4分) 黯 淡 迷 惑 炫 耀 滑 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