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祝福》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下册《祝福》教学反思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篇目,祥林嫂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本课文章篇幅较长,可讲的内容非常多。如何把这些问题系统的展示给学生?我想了很多方案,但总有点把文章肢解的感觉。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人物形象,所以我把教学重难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通过人物形象把文章串联起来。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势必要分析祥林嫂的遭遇,串联起故事情节,分析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分析鲁镇的众人形象,则会由“谁该为祥林嫂的死负责”引起,涉及到社会背景,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人民的毒害;最后分析“祝福”这一标题的含义,串起文本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样安排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完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效果不错。
通过《祝福》这课的教学,我总结了小说的教学方法。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情节、环境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所以阅读小说要重点梳理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概括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以上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明白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
高考中小说的考察,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文章结构的考察 包括题目的作用,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过渡段的作用,小说的线索,小说的叙述顺序,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考察作者怎样写的。答题思路要明白所有的写作方法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内容更形象生动,主题更加突出,所以回答这类问题最终都要回归到突出主题上面来。
二、文章内容的考察 包括赏析文章语言(生动、朴实、),概括故事情节(什么时间什么人干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般有字数限制)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全方位立体化)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仔细严格的审题与答题规范。课标卷题型较稳定,每道题在审题、答题思路、答题角度上都有一般性的要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