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应该如何做广告?
小店做广告,要找准对手的“弱点”
山西太原的一位朋友电话中告诉我,自己开有一家化妆品店,但由于正对面一家店非常有实力且规模大,因此一直竞争不过人家,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为此他非常苦恼。对此,我告诉他没有必要因为店“小”就妄自菲薄,店“小”有“小”的好处,“船小”还更好“掉头”呢,只要找准对手的“软肋”,利用灵活机动的营销策略,每月或每周甚至是每天都搞些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的活动,生存下来甚至活得滋润是完全有可能的。一般说来,大店不具备这样的灵活性,倘若对方真的也模仿起你来,那恰恰说明他们正好中了你的圈套。这样针对对手的弱点来打造和突出自己的特色,虽然你有可能仍然不能实现超越,但好好“活下去”乃至活得“滋润一些”,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年百事可乐诞生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一开始百事在经营和广告策略上一个劲的模仿可口可乐,消费者并不认为他们需要一个“和可口可乐完全一样”的可乐,因此,并不买帐。逼得百事可乐一度跪求可口可乐收购也未果。后来百事的策划人找到了可口可乐“不是弱点的弱点”,并针对其“弱点”进行奋力一击,针对其“传统的”“经典的”可乐,百事打造了一个“运动的”“时尚的”的新可乐形象,并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对方是“老”可乐,自己是“年轻”可乐的概念,并聘请了大量的运动员做代言,结果反击成功,造成了今天“两乐闹世界”的局面。倘若当时的百事把“一流的企业制标准”奉为圭皋,恐怕早已破产。
结论: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一流的企业制标准”绝对是个陷阱,是多么的不可信。当年作为“小店”的百事如果一个劲的模仿、模仿再模仿,恐怕也就不会有今天了。
小店做广告,要将自己“弱点”当“强点”
济南的一个老板打来电话,他在解放路仙竹园西边的巷子里开有一家海参店,因位置偏经营并非很理想,为此给邵珠富打来了电话求教,并希望我能够前去现场考察并给予指导。虽然因故不能前往,但我还是告诉他,有时候弱点也可以当成强点来卖,只要有特色,其实不怕偏。实在不行的话,干脆就把“偏”当成自己的特色和主打来包装。
上月,我曾经帮助济南一家同样“有点偏”的咖啡店猎鹿咖啡搞过一个策划,并进行了包装,题目叫《一个都市人可以逃避的地方》,诠释了“由于偏所以静,因此可以逃避”的道理,在这里,“离闹市并不远,却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马达声、商贩的叫卖声和乱七八糟的喧嚣声”,在这里,你可以“春天看花朵、夏天看绿树、秋天听昆虫、冬天观雪景”。在这里,你可以“关上手机、关停电脑、关掉烦恼”,你可以“一个人坐在一个阴暗的小房间里,孤独一天、发呆一天”,“不说、不想、不吃、不喝,将烦恼抛之脑后、让纷扰远离眼前、让浮尘消失殆尽”,“让猎鹿成为你的一个私人空间,让它变成一个你可以偷懒的地方、一个你可以颓废的地方、一个你可以逃避的地方、一个你可以放纵的地方”。结果,当天晚上一个省直机关的朋友和省厅机关的朋友请我吃饭,均提到了这篇文章,而且因为这篇文章,上午他们已经去“体验了一把”猎鹿生活,并拿出了孙总的名片让邵珠富看。
甲壳虫轿车刚刚上市的时候,由于体积小而且样子丑陋一度受到歧视,后找到策划人进行包装,采取的以弱卖强的策略:“因为小,可以在拥挤的大街上自由穿梭”,“因为小,可以在狭窄的小区自由停车”,“因为排气量小,所以更环保,做一个低碳主义者,何乐而不为?”结果呢?现在开一辆甲壳虫绝对是一种时尚。
结论:善于在弱点中寻找到自己的强点,并聚焦和放大,当成强点来宣传,这是小店做广告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功。
小店做广告,要制造“故事”或者“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