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一 )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一 )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