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那只松鼠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6 那只松鼠
教学要求
1.认识“惜、厦”等12个字,会写“厦、棕”等14个字。
2.抓文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会尊重生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2.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
1.大家喜欢松鼠吗?为什么?有一个人捕捉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那只松鼠命运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
2.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或读得不好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3.出示生字、生词或短语卡片,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拼命逃窜”、“蹑手蹑脚地过去”、“活泼伶俐”、“随身携带”、“小俘虏”、“抗拒”、“乞求”、“触电般地缩回”
4.你记住了哪些字词?怎么记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5.再读课文,想想刚才的那些词和词组在文中该怎样理解,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指名回答。)
三、整体感知,初步把握
主要内容围绕着那只松鼠,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逮松鼠、放松鼠、惦
教学要求
1.认识“惜、厦”等12个字,会写“厦、棕”等14个字。
2.抓文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会尊重生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2.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
1.大家喜欢松鼠吗?为什么?有一个人捕捉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那只松鼠命运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
2.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或读得不好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3.出示生字、生词或短语卡片,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拼命逃窜”、“蹑手蹑脚地过去”、“活泼伶俐”、“随身携带”、“小俘虏”、“抗拒”、“乞求”、“触电般地缩回”
4.你记住了哪些字词?怎么记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5.再读课文,想想刚才的那些词和词组在文中该怎样理解,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指名回答。)
三、整体感知,初步把握
主要内容围绕着那只松鼠,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逮松鼠、放松鼠、惦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