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识读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龙八部》剧照
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的兄弟虚竹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阅读教材P29《北宋形势图(1111年)》,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地图上找出各政权名称,并说出各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提示: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识读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龙八部》剧照
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的兄弟虚竹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阅读教材P29《北宋形势图(1111年)》,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地图上找出各政权名称,并说出各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提示: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