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读课文,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增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全文,感悟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2.梳理文章,了解文章的结构与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韩非及其著作,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寓理于事的写法。
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分角色朗读法。
3.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生病了,你们会怎样做?
(学生回答:看医生,吃药)
是的,有病求医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可是就有人明明有病,也有条件医治,却拒绝接受治疗,最后病入膏肓死去。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扁鹊见蔡桓公》。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又称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韩王室宗族,韩王歇的儿子。
《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韩非为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其峻刻峭拔的文风,与孟子、庄子、荀子相媲美。他利用大量历史资料和寓言故事作论据,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2.背景链接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集解》。作者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桓(huán) 腠(còu) 应(yìng) 悦(yuè) 汤(tàng)
扁(biǎn)  鹊(què) 髓(suǐ)  遂(suì) 熨(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扁鹊见蔡桓公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捕蛇者说教案(语文版)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愚公移山教案(语文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