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14课《故乡》部编版

14  故 乡

课题: 故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难点)

3、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等级观念造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重点)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故乡》的取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同年12月,鲁迅回到故乡绍兴接母亲及家眷到北京。在故乡期间,鲁迅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这期间,他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却已满脸皱纹,面容憔悴。他向鲁迅讲述了在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卖总是要捐几回钱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同情。

这次回故乡,鲁迅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内心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以章闰水为原型,写了这篇小说。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5课《我看》部编版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13课《诗词三首》部编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