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一个海洋中国的兴起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一个海洋中国的兴起

掌握好历史考试知识点是中考历史取得高分的关键,大家在平时备考复习的过程中要多把精力用在历史考试知识点的掌握上面,下面莲山课件为大家带来2019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一个海洋中国的兴起》,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

大唐开元二年(714年),海内安宁。

春天在北方边境击败了突厥入寇,盛夏季节西天竺国又遣使来献方物。

在遥远的南方海滨,安南市舶使周庆立和波斯僧广造奇巧,想进献给皇帝以赞颂这番歌舞升平的景象,但当时即位才三年、正励精图治的唐玄宗却拒绝接受。

这一看起来平静的一年,却可能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移:中国的对外交通正在逐渐转向海洋。

周庆立就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海关官员,在他之后,一个繁荣的海外贸易体系已渐渐成形。

从西域到南海

唐代的对外格局是在此前历史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自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长期是面向西域的陆路。

尤其在西晋覆亡之后的五胡乱华时期,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胡人操着不同的语言,沿着黄沙迷漫的丝绸之路跋涉而来,其结果不仅促成商品贸易的交流,外来文化(尤其佛教)还给中国文化开辟出全新局面。

与之相比,当时尚未全面开发的南方在三国孙吴时期才开始发展海外交通,受国力和技术所限,直至南朝被隋吞并,南方在对外开放程度上仍与北方相去甚远。

隋唐王室原本都出于北方豪族,定都长安也使他们无疑更着重放眼内陆亚洲;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终点的长安由此成为当时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那时输入的外来文明大多源出印度和伊朗,而承担这一交流职能的则主要是中亚的粟特胡商。

粟特人不仅经商,由他们带来的美术、音乐等艺术也深深影响了唐人,盛唐时代也是粟特商人两三百年来在中国活动所达到的顶点。

但一种新的趋势也在此时逐渐浮现:南方的海外贸易小传统已经开始复兴。

当时闽粤一带仍被普遍视为遥远的蛮荒之地,但早在唐初武则天时期,广州已是南海边一个重要的国际商港:

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唐书·王方庆传》)这里说的昆仑,就是东南亚一带熟习水性的土著。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19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明朝

下一篇: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