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我爱这土地教案

 2 我爱这土地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板书)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2)背景链接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2.生难字词
(1)字音
嘶哑(sī yǎ)  温柔(róu)  喉咙(hóu lóng)     
汹涌(xiōng yǒng)      吹刮(guā)      腐烂(fǔ)     
(2)词义
【嘶哑】声音沙哑。
【温柔】温和柔顺。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激怒】停止、停息。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明确: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我爱这土地

上一篇: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3乡愁教案

下一篇: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