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学习写法,小练笔。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景色美、物产丰富。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2.回顾上节内容。 1.借助课件,认读生字、新词。
  2.学生齐读课题。 6.辨字组词。
  脑()座()
  恼()坐()
  刮()抽()
  乱()油()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25分钟)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1.默读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抓重点词语体会。
  3.课件出示林海图片,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2.画出相关词句。
  3.课件出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4.学生边读边感受春天的美。
  5.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5自然段。
  读文——画词句——欣赏图片——读文。
  6.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漫、封、飞舞、刮”等词语。
  7.学生读自己喜爱的部分,试着背诵。 1.学生研读第1自然段,理解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1)“数不清”一词说明数多。
  (2)“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树占的面积大。
  (3)“……”省略了其他列举的树木,说明树的品种多。
  2.学生欣赏图片,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而绿,仿佛就像绿色的海洋。
  3.体会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
  (1)画出美景。
  (2)欣赏美景。
  (3)感受美景。
  4.运用这种方法,自读理解第3~5自然段的内容。
  5.联系上下文,体会用词的准确。
  封:写出了树木的茂盛,生机勃勃。
  浸:说明早晨的雾很大。
  刮:说明了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风很大。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诵。 7.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学案设计

下一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