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你所谓的青春
你所谓的青春
文:Giselle
《观音山》.有人说这是一部灵魂的成长史.有人说这是关于信仰的崩塌与重建.还有的人说这是少年们的空虚与叛逆.也有人说这样的电影只不过是一群人的一些装腔作势。
南风、丁波、肥皂三个落榜同时又面临人生困惑的青年.各自离开各自不完整的家庭.一起莽莽撞撞地走入社会.住进了京剧演员常月琴的家。这位以几乎不近人情的面目出现在年轻人面前的被南风称作“有毛病的老女人”.原来也身处在一个更为破碎的世界中。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小摩擦.一些看起来幼稚的捉弄.却让他们奇妙的相互融入。整部影片展现了代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狂乱的酒吧.嘈杂的人声.被啤酒瓶砸的流血不止的头.疾驰的火车.飞快闪过的风景.撞击着所有人对青春的感受。而在青春与激情的背后.我看到的却是对人生痛苦的思考。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青春与我的大不相同。于我而言.整部影片展现了代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或许每一个人都能从这四个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南风父亲酗酒.殴打母亲.而母亲却始终只是默默忍受;丁波恨自己的爸爸续弦.误解父亲曾在母亲昏迷时偷情.在父亲的婚礼上为难自己的继母;肥皂懦弱肥胖.受人欺负;常月琴饱受儿子在车祸丧生之痛.一直活在回忆里.无法释怀.甚至对死去儿子的女友大爆发。家庭关系.鲁莽与冲动.误解.或者青春的叛逆.迷茫.自由.成长和中年人命运的归属。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分属两代阵营的这些人.每个人都卑微且善良.且固执的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块阵地.但因为拒绝沟通.隔阂无以消除。年轻人以离家出走的方式对抗.中年人或者老人却只能在失去亲人之后哀痛而拒绝开始新的生活。而这样的三个年轻人和一个老女人.隔着一条宽宽的时间河.各自守着心中的那块阵地.好奇的张望.因为距离.变得融洽。或许亲人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密.没有了保守秘密与阵地的自由.一切公开.却没有了这样的可能性。
“城市那么大.我们算什么?”影片中肥皂对丁波的一句话.击中所有人的要害。每个人来到世上.仿佛都必然会经历一遭痛苦.不由你选择。而每个人都在奋力的寻找一个发泄出口。激烈如南风.为了帮肥皂要回被别人抢的钱.砸破脑袋.在因酗酒住院的父亲面前一瓶一瓶的喝酒.疯狂自虐。安静如常月琴.每天躲在车库儿子出事的车里.抽上一根烟.然后在儿子出事时播放的《蓝莲花》的音乐里.崩溃大哭.哭过后冷面对人.自杀未遂最后在佛的世界里找解脱。谁不同他们一样.在面对困难.纷扰的情况下.重新寻找自由.只是方式与选择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青春罢了。
常月琴对儿子的前女友说:我求求你.不要再玩浪漫了好不好.我儿子就是被这浪漫害死的。南风在火车将要开过时拉着丁波玩“卧轨”。对于年轻人.怎么可能不玩浪漫.不浪漫还能干什么?本就一无所有.浪漫就是唯一的玩法。可只有浪漫远远不够.所以丁波在铁轨上向南风解释.为什么和别人偷欢.惟独和南风不行。因为一无所有的他并不能给南风带来新的生活。“你不是男人.你不会懂。”可是南风并不在乎.也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敢玩卧轨这样的游戏吧。而爱本身就伴随着责任与幸福.丁波说“我什么都不会”.或许他在乎的是怎样能给对方一个可望的未来。有的人敢爱敢恨.有的人却害怕自己爱上别人.害怕说出来的爱变成不爱.害怕自己没能力承担后果。什么样的爱能每天热热烈烈.风风火火.最后还不都是归于平淡.归于细微.归于长久。爱没有对错.只要能在一起.那一片段便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你花费过时间.而那段时间才是最美好的.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你的人生一部分。活在当下才是最美好的。
人生的悖论或许就是在于.不管你的生命在青春时多么美好.可事实也是你在物质与精神地位上一无所有.只有一股冲动与热血飘散在铁轨与火车的前方;而年纪大了.有了物质有了地位却很快老去没了青春.敢想的不敢做.有的甚至都不敢想.一切都是白搭。而年轻人总有一股去远方探寻未知的冲动.却因缺乏种种条件受困于种种因素无法成行。而当自己真正出发.远走高飞.却会发现.他乡无异于另一个牢笼.受困的灵魂永远无法得以解脱。在未得到和快失去之间.永远惶惶不可终日.却始终难以让自己停下来享受现在.太多人在追求自由肆意青春的过程中.忘了自己的初衷.也集体失忆于曾经在某一时刻的当下体验。我却觉得.年轻是一种品质.而不是数量.一旦拥有就不会失去。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他们一同去地震废墟的场景.当你踏上废墟的时候.所有人都特别安静.眼泪都流不出来.全淌在心里。甚至觉得自己和他们是一样的.能感受到的痛.和绝望没有出路的感觉。人们总是看到生活中的小残酷.当你看到极致的大残酷之后.你想的却是温暖和关怀.你看到这个世界变化的残酷.看到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却不知道你的方向在哪.你还能看多远。人那么脆弱.这个世界也那么脆弱.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跟这个脆弱的世界共处?最难熬的不是悲哀.而是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