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的25年救子路

:
  学会剪纸后,彭茂琳又学会了装裱技术。她想,只要自己不放弃,敢于尝试,希望总会出现。
  “中国血友病之家”网站,是一群血友病病友自发建立的交流平台,病友们都喜欢在这里交流情况、互相推荐止血偏方。在网站上和病友交流的过程中,彭茂琳感觉到,血友病患者的家庭都很孤立,无论患者还是家属,内心都很孤独。彭茂琳想,如果病友们能聚拢到一起,相互鼓励相互取暖,那人生将不再孤苦,而精神上有了支柱后,大家就更有信心面对病痛。她决定召集重庆的病友。2005年8月,彭茂琳印刷了3000份寻找血友病患者的传单,到各家医院和一些居委会发放。在热心人的帮助下,3个月后,彭茂琳跟80名重庆病友建立了联系,组成了“重庆血友病之家”。大家经常聚到一起,互相关心彼此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彭茂琳还联系医院,对大家进行凝血因子的自我注射培训。
  最初,病友们都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但通过一次次的聚会,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渐渐地都变得开朗起来。病友们的心理阴影消散了,但高额的治疗费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有的病友被迫放弃治疗,听天由命。这让彭茂琳非常痛心。
  2006年12月,在彭茂琳的奔走呼吁下,“重庆血友病之家”更名为“重庆市血友病康复协会”正式注册。2007年4月,康复协会在成立大会上,募集到了3万多元的救助款。这些钱对于众多需要长期治疗的病友们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彭茂琳觉得,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社会的同情和捐款上,她决定带领这个群体进行自救。
  对于血友病患者来说,因为肢体关节经常出血导致变形,体力劳动不行;由于疾病,患者一般没上过什么学,脑力劳动也不行。他们只能靠一双手,做剪纸最适合。虽然剪刀可能会造成外伤,但只要及时压迫止血,并不会有什么危险。经过一番分析,彭茂琳决定向病友传授剪纸技术。
  2007年8月,彭茂琳开始免费培训病友。经过培训,很多病友都可以剪出精美的图案。

上一篇: 亲,这样做真的太Low了!

下一篇: 信鸽含泪守护坠亡同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