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懿:生活不需要自以为是的裁判
离婚后,她独自带着上幼儿园的孩子,与婚后便很少来往的父母同住,这不是个完整的家庭,却是个平静而没有纷争的家庭,孩子不会半夜听见争吵紧张不安,夫妻不会为了未来的规划分歧冷战,她也开始把烘焙的爱好变成职业——在从前的婚姻里,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过去的体面家庭不能容忍自食其力开小店的媳妇,也不想支持独立自主做事业的孩子妈妈,他们需要听话耐劳的乖巧妹子,并且愿意为此提供家庭女主人的岗位。
这没有什么不好,只是选择不同,而这种选择,不是她想要的。
我打量她开了一年多的店,一切井井有条,微信营销做得很好,上下班时段生意红火,定制蛋糕、月饼、麻薯的季节性业务也有不少老客,这是一个小而美的烘焙店。
说实话,我猜得出背后的辛苦,但是,更看好这个英语专业毕业做过培训老师的单亲妈妈,在她身上我察觉不出丝毫需要怜悯的气息,相反,却看到一个享受新生活的充实女子。
我为自己办张卡帮忙的心思不好意思,我相信,到这里吃蛋糕喝红茶的人们,肯定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很愉快吃到美味的食物,看到一个经历过波折却依旧平和纯粹的女子,以及她不再拘谨内向的女儿。
在这个特别嘈杂的世界,我们被各种声音、意见、观点争抢占领思维,忙着做判断下结论,忙着给幸福和成功找一个标杆。只是,生活如此深邃,人性如此复杂,美满的标准果真只有一个吗?正确的道路难道只有一条吗?不走寻常路的人一定是不幸和错误的吗?
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地假设自己和别人的幸福与悲戚,因为擦拭在真丝手帕上的眼泪和滴答在餐巾纸上的眼泪是一样的,也因为我们在乎并且看重的东西不一定是别人所在乎并且看重的。
草有草的荣枯,花有花的开放与凋谢,每个独特的人,都有不被外人理解的独特悲喜。
表面和乐的不一定是真幸福,貌似悲悯的也不一定是真痛苦,坐在豪华餐厅吃美味珍馐的不见得都大富大贵,在幽僻角落独自行走的,也不见得心中落寞,追求各不同而已。
生活里不需要自以为是的裁判,它更欢迎心胸广博的鉴赏家,欣赏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