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和女儿的佛缘:女儿是来报恩的
1969年8月8日,中国煤矿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夏桂影在台上引吭高歌时,突感阵痛,不久之后王菲呱呱坠地。母亲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王菲,父亲王佑林是煤矿工程师,长期在外奔波。3岁时,王菲开始上寄宿幼儿园,一周回家一次,4岁被送到上海的姨妈家寄养。6岁回北京读小学时,她对母亲的印象已十分
模糊。
孤寂的童年,只有唱歌为王菲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班级或学校开文艺晚会,总少不了她。母亲希望她成为父亲那样的科研工作者,可王菲并不热衷学习,所以挨打成了常事。
15岁时,一家唱片公司找到王菲,让她去昆明翻唱邓丽君的专辑《风从哪里来》,母亲怕她耽误期末考试,一口拒绝。说服不了母亲,王菲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拒绝上学。后来还是她的校长受唱片公司委托,说服了夏桂影。王菲如愿以偿出了人生第一张专辑,母女俩之间的隔阂却加深了。
1987年,王菲高中毕业,考上了厦门大学,报到之前得知全家要移居香港。赴港之后,王菲投入音乐人戴思聪门下学习唱歌,后被推荐到新艺宝唱片公司。公司给她重新取了个名字“王靖雯”,并在1989年推出了同名专辑《王靖雯》。
当时,唱片公司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放在另一名新歌手身上,这导致了新人之间的矛盾。王菲萌生了赴美留学的想法,却又一次遭到母亲的反对,理由是她的歌唱事业才刚起步。
1991年底,王菲还是只身来到美国纽约,新奇的风光让她目不暇接,可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上的不适应和思乡之情,想的最多的,居然是总和自己唱对台戏的母亲。
这时,王菲接到了母亲打来的越洋电话。没想到母亲对她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原来香港盛传王菲的绯闻,说她与新艺宝唱片公司的总经理有染,远赴美国并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堕胎。母亲的脾气大,女儿的脾气也不小,王菲挂断电话,一个人在屋里哭了起来。
毕竟只身一人漂泊海外,王菲心情平静后拿起电话向母亲道歉。这让夏桂影感到意外,以往那么多次争执,女儿从未主动低头。一次绯闻事件促成了母女间的真诚交流,并且彻底缓和了她们一直僵持的关系。母女和解给王菲带来了难以言说的喜悦。她抱着一种感恩的心理,在异国他乡,第一次走进佛教寺院。寺院里飘散着香火味,僧人们在做法事。佛教特有的音乐犹如天籁,飘进她的耳际。从小对音乐敏感的王菲,立即被深深地吸引。从这一天开始,王菲有了心灵的牧场,开始虔诚向佛。
1992年,王菲从美国回到香港,在著名经纪人陈家瑛的协助下,成功推出了新专辑《阿菲正传》,主打歌曲《容易受伤的女人》成为她真正的成名作品。1994年推出《胡思乱想》时,她从“王靖雯”做回“王菲”,不再屈从于别人强加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