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进入课堂,起初不免有许多难度: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成员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而,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除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以外,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在合作中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以用语言表达,教师在平时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二是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首先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其次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是作为教师应做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比如: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及时了解情况,予以指导,并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代表小组发言等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或示范表述,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各抒已见,防止思维懒惰,特别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发表独到见解,使讨论波澜迭起,让学生茅塞顿开。


上一篇: 学生每日“十问”

下一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