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的人为什么不愿回去?

:

  这种生活的根本,是因为粗糙。由于物质的匮乏,来不及去留意很多生活的细节。就算是土豪暴发户,在生活上也很粗犷。《舌尖上的中国》讲了好多穷乡僻壤间的美食。(www.kuaidu.com.cn)但真相是,穷乡僻壤之间,不可能有美食,只可能有天然的好食材。因为没有人有精力把吃捣鼓精细。不仅吃,在任何方面都是这样。没有足够细的分工,就不可能在文明程度上走得更远。

  有个四川的姑娘,很早之前是李志的粉丝,那时候李志一点名气都没有。她在成都很难淘到李志的唱片。后来她到了北京,第一次逛唱片店,就碰见了和她一样喜欢李志,并对音乐有共同理解的人。

  高手不可能存在于民间。在情感上,在传说里,存在。在逻辑上,在现实中,没有。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且不说搞理工科的人要有好的仪器设备来支持你完成实验,就算你搞历史,在老家,去哪里看敦煌文献、出土碑刻和善本古籍?除非你要做个诗人。但小县城最不缺的就是诗人。你找来他们的诗看,如果不是曾经外出游历过的,往往诗格卑下,俗气逼人。

  这种问题,根源在于不够开放,不够包容,从而滋生出狭隘、自大、固步自封的心理。对待故乡,最好的回报就像孔子所说的“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一个人不应该躲在家乡为家乡辩护,说家乡有各种好。而应该行于四方,知事理、识大体,让外界的人通过你看到你家乡出来的人,是这样的面貌。他们会把这种赞誉归于家乡对你的教化,家乡也会以你为标杆来激励后辈,这是很大的荣耀,远远大过“宗族称孝,乡党称悌”。


上一篇: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四)

下一篇: 50岁男人的人生感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