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全球第一,中国跟它的差距到底在哪?
便利店最早出现于美国,但兴起却是在日本。上世纪90年代,便利店业态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
据统计,2017年中国连锁品牌便利店行业增速同比达23%,门店数量达到10.6万家,市场规模超过1900亿元。但是从便利店规模占比来看,便利店商品销售额占当年全部连锁零售企业总销售额仍然远远低于日本。
日本便利店的店铺结构创新,始终是以产品创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与中国当前更看重强化网络营销手段,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就从日本便利店来分析一下,在如今消费升级的当口,中国便利店该如何学习、借鉴。
1
密集开店
日本有三大便利店:7-11、全家、罗森,它们的经营理念很接近,都是与社区生活结合。
2017年第一季度统计,在日本,7-11有19300家店,全家有18000家店,罗森有13000家店。密集开店的好处有:提高品牌效应,加深消费者认知;门店距离近,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投放一次广告和促销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率事半功倍。
为什么便利店把店铺覆盖率看得这样重要?因为代表企业产品扩张能力,是市场竞争力的标志。
2
店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