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文篇幅的长短

:

我于今日闲暇之余,在网上数个网站悉数扒了一下,发现很多网页推崇的极品散文都是篇幅冗长,而一些短小精干的反倒弃之孙山。我不禁要问一句:散文真的是篇幅巨大的文学体裁吗?
  
  散文,解释为: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既然说是灵活精干,便当是篇幅短小精悍,散文的意义在于形散神不散,于短小的故事或经历中,透出意义深邃的情感。而非是那些动辄五千以上,甚至数万字的散文,虽是情感已有,但囊括在如此巨大的篇幅中,不免有些金粒藏于群沙,情感早已被累读的困倦冲淡了,怎么还会有饱满去感动读者?我们或许有一些新奇的经历和事物,或者受到了一些心灵的启发和感悟,但只需摘取最为发人深省的一段,以自己最擅长的语言风格描写出来,自然流畅,涓涓不断。毕竟叙述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关于散文篇幅的长短,我比较喜欢余继聪作家的观点。他说,所谓的那些中篇或长篇的散文,其实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散文当是于茶余饭后,三五分钟便可读完一篇的,若是你把一件事情或者东西从头到尾,细枝末叶地叙述清楚明白,开始高潮结尾都一一展开,那它便不是散文,而是小说了。如此一来,便不要注上散文的形体,莫得玷污了它。
  
  其实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散文家,是擅长用最精巧密致的语言,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胸臆。遍观古今,多少散文名家的名作不是小巧精悍?内秀其中。我个人比较推崇的便是朱自清和林清玄的,皆是三五分钟便读完了,其中的震撼非是文字的长短所能抒发的。此点,倒有些像是司空图所说的,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的确,精美的散文就该是留给读者足够大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感悟。
  
  试看,我们读过的那些优美散文,有哪一个是篇幅巨长的?例如朱自清的《春》,不过才600多字,他的《荷塘月色》也才千字左右。而林清玄的就更为短小了,数百字至一千多字之间。便是鲁迅,矛盾,巴金,杨朔,刘白羽,郭沫若,孙犁,冰心等等,也甚少写一些所谓的中篇长篇散文,甚至几乎全无。
  


上一篇: 修鞋女人

下一篇: 金苟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