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感
至此故事算是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的余韵在我脑海之中久久不能平息。现实与理想,人性与制度——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都有少年中国的梦想都想痛痛快快的打鬼子,但是现实是他们被鬼子打的四处跑。所以当他们看到那个书生豪情万丈、激情万分的演讲时,他们也热血沸腾因为他们也有那样的梦想,但是到了战斗的时候还是谁都不想当排头兵,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接近梦想。
故事中龙文章是个可爱的人物。一句“走啊,我带你们回家!”给了那帮炮灰们胜利的希望。本不该有这样的希望,但是有总比没有的好。所以他们真的回家了,也真的成了龙文章的死忠。龙文章偷鸡摸狗处处占小便宜来壮大自己的队伍。他想打回去,他想祭奠死在江那边的一千个同袍,但是他更想让这堆还活着的炮灰活下去。其实他什么都不为,只是想做些对的事情,想抚慰他欠下的那一千座坟。他是该剧中最有人性的,最重情义的。
孟凡了是一个明白人,鬼精鬼精的。什么事都能看的明白。所以他才会对龙文章说“你不能拿我们当劈柴烧——”“你不该给我们希望,让我们明知道是死还在想胜利”。嘴贫的烦啦心事也是最重的,他内心深处有很多意义,很多的理想,但是那些东西和现实又格格不入,所以他就讥讽别人,嘲笑自己来释放内心的不忿。迷龙是最活泼幽默看似无赖其实最重情义的汉子。总是“你个瘪犊子玩意,我整死你哈”,其实除了小鬼子他谁都没整死。阿译被烦啦讥讽时总爱甩一下那个头发,不辣总是带着手榴弹张口“你个王八盖子哩”。郝兽医是个不急不躁的老头虽然总是治不好病。一个个人物深入人心,到最后其实是一个个的死去了。从他们身上总会让自己想起自己身边也曾有过那样个性鲜明的人——·
再回头看虞啸卿,一个有着昂扬斗志,满腔热血的师长,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放弃了前线的同袍,为了武器装备、作战时机、大局为重低下了昂扬的头颅,变成了一个有点窝囊的师长。但是他还是有报国之志的,但少了些义气之举总让我们感觉他是那么的差劲。唐基这样的人不是现实社会中很多人的写照么?表面温和近人其实为了前途利益最没人性。张立宪有信仰,虞啸卿是他的神,可是在电视剧中,在南天门的树堡垒中死守的时候,虞啸卿的不守约,让他心中的神灰飞烟灭,信仰在瞬间崩塌,所以自杀了。人不是你有多大的攻击力,而是那你有多大的抗压力,扛得住总能活下去。
龙文章得出结论:什么事也没有生命重要!我觉着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