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感
岂曰无依与子同袍...有的人没了信仰、有的人寻找着信仰、有的人却为信仰付出了一生。我想起龙文章的妖,烦了的痞,迷龙的粗,阿译在不自然时面部神经抽动,兽医的死,不辣的可怜,虞啸卿的可悲。
父亲原来跟我说过一句话:“你的路还很长,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你去学习。”
而我呢,天生一副找抽也想抽别人的样。这也许和读后感不怎么搭,我却觉得父亲的话真的很在理。就比如这部小说.......它是对自我心灵的再次洗礼和审视。
有人说团长太不好看,简直看不下去了等等。
其实,我们无非是没有看明白自己罢了......
这又怎么能用堂而皇之的心去找各种理由评论一部你认为很差劲的小说呢?
没资格而已...
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感第三篇
之前看过一点,这次完整的看了一遍,感触很深,心情很沉重。总觉着不应该是电视剧中的结局,所以又搜出原著看了看结局,果然不出所料,除了烦啦和不辣之外其余的人都挂了,不辣一瘸一拐的带着个小东洋消失了,烦啦脱了那身军装做了个百姓。炮灰团就这么成了炮灰。
一群溃兵聚集在一个叫禅达的小镇,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扯淡、打架,一副等死的状态。他们看不见希望,看不见胜利的希望;他们不知道要干什么,该干什么;他们整天浑浑噩噩,无所适从。当接到上级给他们授衔的时候,“这是要打仗了呀”一时间他们都表现出了迫切但又有担忧。他们是一直溃败到此的溃兵,兵痞、兵渣,“我们都勇敢,但是我们软弱!”所以他们害怕,害怕打仗,害怕死亡。这显然是个矛盾,可就在这时,虞啸卿出现了,那些先进的武器,强大的后援,和虞啸卿描绘的美好蓝图,让他们变得真正地急切了起来。东北佬“迷龙”把他整屋子的宝贝赌输了(其实是扔了)和大家一起在一口锅里吃猪肉炖粉条子,郝兽医拿出珍藏的一小瓶油,烦啦偷人家粉条,不辣、蛇屁股搞来白菜,啊译弄来猪肉。后来他们被送到了缅甸,莫名其妙的被打的到处跑,后来又遇到了个伪团长龙文章也就是“死啦死啦”的。烦啦是怀疑龙文章的但是后来他也发现只有这个人才能带他们回家。在回去的路途中有一段让我尤为感动,就是迷龙讨老婆那段。迷龙为上官姑娘的公公做棺材使我感动了,龙文章要枪毙迷龙使我不解,上官姑娘拿枪打龙文章使我笑了——·其实人到了那样一种境地,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么活,其后想到的才是帮助别人。人都是自私的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再后来他们退到了怒江边上,索桥已经被炸毁了,剩下的只能用竹筏渡江。龙文章为了对面能巩固江防,硬是不让过江。最后他们成功的阻击了敌人的N次进攻,为巩固江防赢取了时间。算是取得了一场大的胜仗,但是功劳却成了虞啸卿的。再后来回到禅达,他们还要被问罪,还要枪毙龙文章。但是虞啸卿需要他,需要这个短兵相接的天才。因此他成了川军团的团长,被烦啦他们称为“炮灰团团长”。再后来救出了烦啦的父母,然后四次侦查了竹内连山的江防工事。龙文章想出了应敌对策。可是这时他犹豫了。他想活着,想让他们这群炮灰活着。所以在虞啸卿大举进攻时他在模拟战场中把虞啸卿打败了。虞啸卿不会打了,他们也不会再去送死,一切都平静了下来。炮灰们又变回从前的样子了,但是他们内心里是渴望改变的。终于郝兽医的死亡激起了炮灰们的豪情。他们不再顾忌自己的生死,他们只求奋勇杀敌,做一件对的事情。接着龙文章说了他的打法,当他们打上树堡,本来应有的支援迟迟未来。后来接到命令是两天后总攻,但是他们死守了38天。200人仅剩十几人被救。其实他们是知道的“明知道是死,还在想胜利”。人有了希望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