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心得,如何正确陪伴孩子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亲子阅读,也会经常陪孩子看书。但是家长在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误区,殊不知亲子阅读也要讲究科学,否则好心也可能办坏事。育儿教育专家、中英文早期阅读推广人胡海兰老师说,恰当的亲子阅读能带来良性循环,反之亦然。所以,她认为不恰当的亲子阅读不如不读。以下是她在阅读推广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阅读观点以及亲子阅读常见的不恰当表现。
这样的亲子阅读不如不读
作者:胡海兰
亲子阅读推广这个工作,进行的时间越长,推广程度越深,我们越发现,一味的告诉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如此简单、空泛理念推广是远远不够的。只做理念层面的推广,缺乏具体的指导,这样的做法就像给了别人一个按摩器,然后极力的介绍说这个东西好而已,拿到按摩器的人就胡乱按摩一通,就抱怨按摩器不如听介绍时那么好,看不到效果,甚至用了还觉得更难受。这是因为知道这个东西好,但是没有用好这个东西,譬如哪里有穴位,哪个穴位管哪里,推、拿、按、捏应该按哪个键,用哪个手法,这些具体使用方法不了解或者根本就是不得当,怎么可能发现好东西之“好”?
因此,有了一些模糊理念的家长,更应该得到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只有使用了恰当的方法亲子阅读的家长,才能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和对孩子的益处,感受到阅读对孩子的帮助后,理念倒是会更清晰和深刻于脑中,然后乐意花时间和孩子亲子阅读。如此良性循环,则可有效推进亲子阅读。
“不恰当的亲子阅读不如不读”,如此绝对的表达是否过分了些?否。
如何为之“不恰当”?他们又对孩子产生何种影响?不恰当的表现有很多种,总的来说就是立足大人的需求和目的,背离儿童的心理规律和兴趣培养的原则,以下的“不恰当”,你有吗?
不恰当之一,考试性的阅读。
“你看,这是什么?”“告诉妈妈,这是什么动物。你知道的。我教过你。”“想想看,他对不对?”“他为什么这么做啊?”
以上的问题反应出这些大人可能有这样的想法,第一、阅读就是要知道各种知识;第二、不问怎么知道孩子懂不懂;第三、这是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