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模拟题13
高考文综历史模拟题(十三)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关系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此回答12—15题。
12.汉朝时,中央政府对西部边疆加强管辖的主要措施是 ( )
A.设安西都护府 B.设伊犁将军 C.设行省 D.设西域都护
13.“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造,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思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4.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15.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其主要特点是 ( )
A.册封边疆各族首领
B.设宣政院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安抚少数民族首领
变法或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回答16—19题。
16.下列言论中,体现改革思想的是 ( )
A.“兼爱”、“非攻”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民为贵,君为轻”
17.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 ( )
A.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过程中 D.突破官僚世家对官职的控制
18.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物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 (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
19.唐中期以后推行两税法、明朝推行一条鞭法、清朝推行地丁银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出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 )
A.封建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步得到解决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C.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驰 D.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日趋减轻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回答20—23题。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关系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此回答12—15题。
12.汉朝时,中央政府对西部边疆加强管辖的主要措施是 ( )
A.设安西都护府 B.设伊犁将军 C.设行省 D.设西域都护
13.“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造,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思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4.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15.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其主要特点是 ( )
A.册封边疆各族首领
B.设宣政院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安抚少数民族首领
变法或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回答16—19题。
16.下列言论中,体现改革思想的是 ( )
A.“兼爱”、“非攻”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民为贵,君为轻”
17.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 ( )
A.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过程中 D.突破官僚世家对官职的控制
18.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物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 (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
19.唐中期以后推行两税法、明朝推行一条鞭法、清朝推行地丁银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出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 )
A.封建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步得到解决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C.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驰 D.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日趋减轻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回答20—23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