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测试题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轮专题
专题1  地球运动
一、考情深度解读
1.考点分布

2.命题趋向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本专题命题有以下走势:
一、 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区时、日界线、标准时、地方时的计算;地球运动及其意义等主干知识。
  二、 从能力要求来看,高考侧重于考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断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注重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整合。如日照图的变形、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应用和延伸等。文综试题更是侧重于考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历年文综卷命题大多以此作为高考选拔的一道“分水岭”,如2004年湖南文综卷10~11题的“中星定点”问题、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的9~11题“阿拉斯加日偏食”问题。
  三、 从命题形式上看,有两大特点。第一,以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生活情景作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设计。命题的切入点越来越体现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文综卷更是如此。第二,除考查本单元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内在联系外,逐步趋向与地理环境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等环境要素的综合。
二、主干知识整合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形成:如右图所示。
 2.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导。
H =90°-∠B=90°-∠AOB
    =90°-(∠COB-∠COA)
    =90°-纬度差(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高考地理复习阶段性检测

下一篇: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运动测试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