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一中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有学者研究指出,儒家、道家非是“无生法”的解脱而是“生生法”的成全,儒家所强调的本心主体之自觉与道家注重的天地场域之自然,有利于我们克服现代化之后的困境。该观点旨在强调( )
A.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儒家“克己复礼”的自律
C.百家争鸣能解决现代化困境
D.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2.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这一现象表明( )
A.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B.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
C.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
D.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孟子重心性,强调“独善之心”,荀子重群分,强调“君道隆礼(注:有别于周礼,含法的内容)”;孟子推崇“王道”,荀子推崇“王道”但不排斥“霸道”,主张礼法连用;荀子还吸收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据此,可以推知荀子( )
①奠定了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②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③深化儒家关于“礼”的思想内涵 ④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