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SO2和N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2、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难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阅读材料]:信使分子──NO。指出NO重要的生理作用,NO和CO使人体中毒的原理。
[知识介绍]:1、氮气的结构:氮分子结构(以后会学习)决定了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
2、氮气的性质: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N2+O2 =2NO 2NO+O2 =2NO2 3NO2+H2O = 2HNO3+NO
[生活化学]:哪位同学能解释雷雨发庄稼的道理或者一场雷雨一场肥的科学道理?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
[实验探究]:自学课本【科学探究1】,思考一下问题:
画出实验装置图。
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描述实验现象,完成课本P80的表格。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将一支充满NO2的试管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无色气体充满试管的1/3(上部)
3NO2+H2O=2HNO3+NO
NO2为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NO为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2)
制取少量氧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