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部编版
19 谈创造性思维
课题: 谈创造性思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重点)
2、指导学生学习议论文运用事实论证和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难点)
3、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懂得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创立加利福尼亚创意思考顾问公司,曾发表过《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之心》等著作。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常义、胡晓丁根据日本小说家城山三郎的日文译文译为中文。有改动。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