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学案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培养基种类及用途
划分
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途径
物理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
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化学
成分
天然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工业生产
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
分类、鉴定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鉴别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2.无菌技术(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项目
消毒
灭菌
条件
使用较为温和的理化方法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
结果
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适用
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服和手
微生物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
常用
方法
煮沸消毒法(如在100℃,煮沸5~6 min)、巴氏消毒法(如在80℃,煮15 min);使用酒精、氯气、石炭酸等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3。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叫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