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6章+第1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重难点)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重难点)

教材整理1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阅读教材P90至P92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代

依赖与崇拜自然:两者之间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两者之间对抗性增强,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

工业革命以来

征服自然:人类试图主宰自然,两者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正误判断:

(1)采猎文明时期,没有环境问题。(  )

(2)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增强。(  )

(3)人地关系最和谐的时期是采猎文明时期。(  )

【提示】 (1)× 采猎文明时期,也存在环境问题,只不过环境问题的影响较小。

(2)√ 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明显增强。

(3)× 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关系相对协调但不是最和谐时期。

教材整理2 直面环境问题

阅读教材P92至P9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表现

(2)环境污染

①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

(1)全球性与局域性

①全球性环境问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6章+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Word版含答案

下一篇: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5章+章末分层突破+Word版含答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