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德育目标

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

【教学媒体与教具】

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城市化 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