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
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方面的小论文。他们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甲
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成都等
开始形成著名都会城市
乙
唐代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海禁政策已经实施
丙
明朝太仓州的部分地主利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除粮食生产外发展畜牧业、养鱼业、果树蔬菜生产,而且产品都进入市场
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丁
清代广州十三行主要承销外商进出口商品、代表外商缴纳关税、代表政府管束外国商人及传达政令
十三行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都会城市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故A错误;海禁政策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实行的,故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形成,但通过对丙项材料的分析,我们看不到雇佣关系的存在,故C项错误;丁项材料体现了十三行的职能,依据其职能可以看出十三行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故选D。
3.学者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