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优秀导学案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教材多方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体现了学习分数的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教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中领悟知识,达到教学的效果。同时,教材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结合了起来。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互化。
三、教学重难点: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认识,约分、通分。
四、教学措施: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况,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式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五、课时划分 共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课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