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同步教案 第五单元 22《两弹元勋邓稼先》冀教版
两弹元勋邓稼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后讲解:“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原子障是利用铀、钚等原子核分裂所产生的原子能进行杀伤和破坏的一种高效能炸弹;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元勋”,立大功的人。邓稼先,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主要理论设计者。
2.介绍邓稼先的主要事迹:邓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艰苦创业,先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邓稼先。
(二)阅读要求
1.讲明本文属人物通讯,在阅读中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了解本文利用小标题的形式和三个小标题以过程为序的特点。
3.用红笔在文中画出生词和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理解词义。
(三)析文章的结构
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
1.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2.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3.第二部分:“艰苦创业的年月”。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事迹。
4.第三部分:“这里就是战场”。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事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