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十大认识误区

:

  误区八:痛风合并高血压时,只要所选择的降压药物降压效果好就行

  有关资料显示,痛风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50%-60%。由于很多降压药会影响尿酸生成和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甚至诱发或加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因此伴有高血压的痛风患者在降压药的选择上尤其要格外小心。只考虑降压效果而忽略降压药物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只能是顾此失彼,后患无穷。下面就讲述不同种类的降压药对痛风和血尿酸的影响,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和注意:

  (1)利尿剂:利尿剂多通过增加尿量排泄,降低血容量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其中速效类利尿剂如速尿和利尿酸,中效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双氯噻嗪),低效类利尿剂如氨苯喋啶及复方利尿剂如寿比山(吲达帕胺片)、北京降压零号等,均具有升高血尿酸、增加肾脏尿酸盐沉积,促进痛风性肾病发生、发展等不良作用。所以痛风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尽量不用或严禁久用这些利尿药物。

  (2)钙拮抗剂:钙拮抗药种类很多,不同的钙拮抗剂对血尿酸的影响也不一样。其中硝苯地平(心痛定、伲福达)、尼卡地平(硝苯苄啶)等长期服用可使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尼群地平(硝苯乙吡啶)、尼索地平(硝苯异丙啶)等对血尿酸影响稍小;左氨氯地平(施慧达)对血尿酸几乎无影响。氨氯地平(络活喜)兼有降尿酸的作用。因此痛风伴有高血压和心绞痛患者,应优先考虑选用氨氯地平(络活喜)。

  (3)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中有些阻碍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作用较明显,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纳多洛尔(心得乐)等;有些药物对尿酸影响极小,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倍他洛尔(倍他心安)等,一般不会使血尿酸升高。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药有扩张外周和内脏血管,降低外周及内脏血管阻力的作用,有明显的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良药。若同时合并充血性心衰者,此类药是最佳选择。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此类药仅扩张肾动脉的一部分,用药后肾总血流量反而减少,使尿酸排出减少,会诱发或加重痛风。但是目前还没有该类药物能减少尿酸排泄的充分证据。这类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洛汀新、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降压、防治心肌增厚、改善心衰的作用,还有增加肾脏血流量,加速尿液、尿酸和尿钠的排出作用。降压作用平稳持久,对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对心、肾、脑等器官均有保护作用。因此对于高血压伴痛风或兼有心衰者,疗效尤佳。代表药有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等;但此类药物中的替米沙坦(美卡素)有升高尿酸的不良作用,因此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好不用。该类药物中,目前已经证实既具有降压药效果又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为氯沙坦(科素亚)。

  误区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打几天吊瓶就好了

  血尿酸水平骤然升高引起的尿酸盐晶体在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的形成,或血尿酸水平骤然下降引起的沉积在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的尿酸盐晶体的突然脱落,均可激活体内的细胞免疫系统,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在此过程中,并无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参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所有抗生素除抑菌、杀菌外,并无调节自身细胞免疫的功能,因此,所有抗生素对痛风均无治疗作用。相反抗生素的副作用却难以避免。更有甚者,像青霉素、链霉素、抗结核等药物,不但对缓解痛风症状毫无帮助,反而通过抑制肾脏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加重痛风病情。因此痛风发作时,除非经过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判断确实合并了感染,否则尽量不要使用抗生素。

  但临床上,确有痛风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使用抗生素输液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这又作如何解释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编者认为可能与下列情况有关:


上一篇: 甲亢病人怀孕后,甲亢病情会加重吗?

下一篇: 甲状腺性杵状指和甲病变是怎么回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