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的格式和范文

:

  影片中很多崛部凝望大海的镜头,那时候我总在猜他心中会想些什么。他个人的生活没有语言,是什么让他点燃了生活希望的刹那,让他的画和西佳的生活在错位后又联系在一起。最简单的答案是导演,或者是导演的意愿。“艺术家可以并应该做到的一点就是:让人感到活着至少还有点意思”。应该正是处于对生的感悟中,北野武镜头中残暴的或是落寞的人生才并没有让人感到绝望。而这些时候画面湛蓝的主色调和平静凝固的镜头也传达着一种和谐与安宁,如同对于生活、生命的一种旁观,冷静而让人沉思。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难说清除崛部和西佳谁是悲剧人物谁是喜剧人物,亦或二者同悲同喜。

  对西佳,虽然最终“死”的结局是悲,但无疑我们并没有从他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中感到更外露的痛苦。他的脸很少有表情——我只记得在拍照时汽车过后他和妻子的一次对笑。很多人说因为西佳是主动的——“找死”也好,“主动选择”也好,尽管最后会如烟花般消逝,却拥有绽开时难忘的绚烂。

  西佳所选择的路其实让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曾经分析是什么逻辑或是理由让西佳选择了这样一条极端的路。而其实,且不谈日本社会、文化等等因素,人做许多事是没有推理逻辑可讲的。平时的生活、性格风格、突发事件甚至是一时冲动都可能会促使人去做各种事情。然而,在影片中,原因似乎并不重要,只要是西佳选择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走的每一步便有了价值。

  而对于崛部,原本幸福的他被离弃后沉入孤寂绝望的深渊,“等死”的他却又在已成悲剧的定局中找到了寄托。有人说,“电影的题目应该分开来读,花和火分别象征着两种生活状态,一种是像火一样的花——静态,被动,充满向往且无奈的,一种是像花一样的火——动态,主动,正在体验且热情的。”崛部自然是前者,无奈毕竟有些可悲,而活着也不见得幸福。

  因此相较之下,生活是否应该像西佳一样?不,没有那么极端。只是生活再怎么艰难总会有希望所在,只要你选择去寻找,即便这种温暖如烟花的灿烂转瞬即逝,即便最终的结局如烟花般很快凋零。

  《花火》的音乐也别具特色。久石让的音乐向来以舒缓悠扬让人难忘,而在这部影片中也贴切地表现出画面的情感。

  影片中有很多静止或是缓慢的镜头,使影片有种画展的感觉。影片中没有特别的镜头手法,一切电影语言都是很平实的:山田陪妻子在静静的小河旁垂钓,以及在钟声响起时的寺院大门,画面空灵而寂静,如同一幅使生命定格的照片;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并不多,静静地坐着,沉静或是一言不发,而音乐则恰时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初听音乐的时候偶尔会觉得奇怪,总觉得和画面或是人物情绪不符。而最终恰恰是音乐的张力让我在混乱的叙事方式中重新体会到画面背后的情感,深沉的、跳跃的或是灵动的,如同人生无常,如同结束和轮回。


上一篇: 两次看《夏洛特烦恼》的不同感受,一次沉重,一次放松

下一篇: 专业影评范文三篇 《一级恐惧》《十二怒汉》《起风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