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昆明的雨》教案(部编人教版)

昆明的雨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2

课题

昆明的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学会阅读和鉴赏抒情散文。

2.了解汪曾祺的昆明情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4.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细微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难点

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细微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环节

说         明

二次备课

复习

复习十五课字词

 

新课导入

汪曾祺是一位诗意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充满诗意。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昆明的雨》,感受这份诗意吧!

 

课       程    讲      授

 

第 1 课时

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辟邪(bì xié)     鲜 ()     笆 ()    guàng)          

晕倒yūn dǎo)    深(hè)      唤(yāo)     甸(miǎn)

鸡(mèn)     绿 (yòu)    密匝(zā)   苔(hé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骨朵儿:指还没有开放的花朵。

饱涨:很饱满。

鲜腴:新鲜肥美。

晕倒:昏迷倒下

吆唤:大声喊叫,呼唤

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

3.作者链接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4.背景链接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汪曾祺先生的昆明情结,至今都是非常感人或是具有深刻影响的,它已成为昆明文化的一项具有深厚意义的地域文化。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景、事、物?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零散”的内容连缀成篇的?

交流点拨文中的景:一切都是在雨季中。文中的事:一切都是在雨季比如逛菜市场、房东送缅桂花、去莲花池边上的小酒馆。文中的物:仙人掌、各类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土从、干巴菌、鸡油菌)、果子杨梅、缅桂花、酒店院子里的木香花和雨中檐下的鸡。围绕着“雨”连在了一起。

2.这篇文章借昆明的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文章开篇点题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先写昆明的“雨季”从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到在昆明“有了具体感受”再到对昆明雨季的赞美: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再写“雨季的果子”和“雨季的花”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最后写由雨而生的淡淡的乡愁以及“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醉人境界。这一切都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怀念之情。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设计

下一篇: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