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学案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识记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2.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
3.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过程,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二、自主预习
1.公元前 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公元前 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苏等国。
2.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 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 ,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 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 ,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
3.公元前 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 。
三、合作探究
1.西域都护设置时间?职责、意义及启示?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对于今天新疆的建设和管理有什么启示?
四、随堂演练
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139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138年
4.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教案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新人教版)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教案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新人教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