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见的刷牙误区
1.使用大头牙刷用力横刷
有人习惯使用毛束密集的大头牙刷,用力横向拉锯式刷牙,以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和清洁程度。殊不知,正是这些粗、硬、密的毛束,加上灵活性欠佳的大刷头,使它难以清洁牙齿间隙和隐蔽面,清洁效果反而下降。同时,用力横刷易使牙颈部由于机械磨耗出现楔状缺损,并导致牙龈损伤、牙龈萎缩。
2.睡前不刷牙
现代龋病学者研究认为,龋齿的发生是由于细菌繁殖产酸、口腔不洁与抗龋力下降、含糖食物等三大原因造成的。如果夜间睡前不刷牙漱口,白天进食后遗下的食物碎屑与残渣就会积存于齿缝和牙齿沟裂内,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此外,由于夜间口腔咀嚼与语言活动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大减少,造成口腔自洁功能的减弱,更有利于细菌的大肆繁殖,发酵产酸腐蚀牙齿。
3.刷牙时间不够
有的人把刷牙当作一项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不愿为刷牙多挤出点时间。正确的刷牙应涉及每个牙齿的每一个面,要“面面俱到”。应付式的匆忙刷牙肯定无法达到这一目的。此外,牙膏除有按摩清洁作用外,尚有杀菌和其它的多种保健功能,牙膏与牙齿接触不充分,接触时间过短,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2-3分钟,使牙齿处在较高浓度的氟环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4.牙刷不及时更换
一把牙刷用上很长时间,刷毛都变形了也不换新牙刷,而且用后放置不当,如刷头朝下置于杯中,这也是不少人的习惯。有专家对使用1个月的牙刷进行检测,发现有大量致病细菌,这些潜在的细菌,随时可以由破损的口腔粘膜和龋齿等环节侵入人体,引起多种疾病。
正确的做法是:刷牙后,应以清水反复冲洗牙刷几次,甩干刷毛,将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牙刷刷毛变形或使用3个月左右应更换。
5.饭后马上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