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如何中医养生
2、莲子芝麻羹。取莲子肉20克,芝麻1 5克,白糖适量。先将芝麻炒香,研成细末,莲子加水煮1小时左右,再加入芝麻细末、白糖,再煮几分钟即可。此方补五脏、强肝肾、清心安神。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眩晕、健忘、腰膝酸软、头发早白、肺阴虚的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症,脾胃阴虚的大便于结,还可用于心肾不交或心肾两虚之失眠、心悸、遗精、尿频、白浊、带下、脾虚泻泄等症。
(三)炖品
l、百宴南瓜。取嫩南瓜一个,五花肉250克,粉丝少许,鸡蛋1-2个,姜、葱、味精、盐等调味品适量,高汤一碗。先将南瓜洗净,从有蒂的地方切去一个盖,挖去中间的瓜瓤待用,五花肉剁碎,粉丝用温水泡软后,切成小段,然后将五花肉、粉丝、姜末、葱花、盐、味精等搅在一起,加入适量高汤打入鸡蛋,搅匀成肉馅,将肉馅放入南瓜内,将盖盖上,放入一大盘内,隔水用大火炖3~4小时即可。此方补中益气止咳、清热解毒。适用于脾胃气虚之纳呆、消化不良、腹胀、体虚咳喘等症。
2、山药百合炖兔肉。取淮山药、百合各30克,兔肉 200~30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先将兔肉洗净,切成小块,然后与淮山药、百合及适量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 1小时即可。此方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肾固精、润肠通便。适用于因肺脾肾不足引起的久泻久痢,尿频,食少便溏,肺热咳嗽,虚劳咳嗽,慢性气管炎,及老年性糖尿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但进补不可乱补,应特别注意: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把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费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重“进”轻“出”